为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培育具备全球胜任力的新农科人才,7月15日至25日,在研究生“优学CAU”和本科生“国际化素养提升”项目的支持下,太阳成集团tyc33455组织19名本研学子,赴荷兰瓦赫宁根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匈牙利农业与生命科学大学、农业研究中心等地,开展以“园梦双城·艺起远航”为主题的研学项目。这不仅是跨越欧陆的科技与文化之旅,更是一场关于“强农兴农”使命的生动实践课。
行走的课堂:触摸世界农业前沿脉搏
7月15日至20日,研学团在“设施园艺王国”——荷兰学习期间,同学们走进瓦赫宁根大学,参与学术沙龙,了解学科前沿与研究生培养体系,探访植物表型鉴定中心、采后保鲜技术研究所,感受精准农业魅力。参访Fresh Forward育种公司,学习草莓、苹果智能育种流程,考察Pheno Geno 月季公司,体验月季育种科技;在阿姆斯特丹大学,感受大学与城市自然融合的设计及建筑特色,听取专家报告引发深入交流;在“世界园艺中心”,体验农业与科技结合的新兴发展方式。
20日至24日,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研学团来到“中东欧农业心脏”——匈牙利,在匈牙利农业与生命科学大学,了解百年园林景观保护经验和中匈园艺合作成果。参访匈牙利农业研究中心,考察智能温室无土栽培示范,听取专业报告了解农业前沿技术。为增加研学的历史深度,增进文化交融,师生们还参访了布达佩斯农业博物馆,追溯匈牙利的农耕文明发展史,在游学中实现文明互鉴。师生应邀参访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馆,与教育参赞韩冬升等就中匈农业科技合作与青年交流展开专题座谈,深化对匈牙利农业、教育及跨文化理解。
成长的蜕变:在行走中锻造新农人品格
随着7月25日研学团落地北京,研学活动圆满落幕。此次活动是学院推动“在地国际化”向“体验式国际化”深化的关键一步。19名学员不仅带回了丰硕的见闻,更实现了多维度的自我成长。
通过对比中欧农业差异,学员们打破思维定式,跨文化沟通与国际合作能力显著提升;直面国际农业科技前沿,科研兴趣与创新意识被激发,科研视野得以拓展;行程中,学员们自发组建小组分工协作,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结合,团队协作、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切实增强,践行“知行合一”理念;异国见闻更升华了学员们的家国情怀,目睹世界农业强国先进技术后,大家对“农业人”和“农大人”的责任与担当有了更深体会。院领导行前提出的“多思考、多提问、多注意 ”原则贯穿全程,提醒学子保持敏锐与新时代青年风貌。
“荷兰的无人温室让我震撼,匈牙利的百年农业令我沉思。十天的旅程让我明白,‘农业现代化’不仅是技术的追赶,更是一场关乎文明对话、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刻实践。作为园艺学子,我们肩负着连接世界与中国农业未来的责任。” 研学团学生们的真切感悟道出了此次研学对新农人品格锻造的深远影响。此次研学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学院探索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提供了有益实践,也为培养具备全球视野、科研素养与家国情怀的农业接班人注入了新动能。
育人的深意:融通世界,服务家国
此次研学是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双一流”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学校党委书记钟登华访匈成果和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行动,深刻彰显了高校立德树人的核心使命。
研学深化了与瓦赫宁根大学、匈牙利农业与生命科学大学及农业研究中心的合作,为学生搭建高水平国际学习实践平台。通过沉浸式体验,将“全球视野”等核心素养融入培养,助力培育“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复合型拔尖人才;紧密服务国家战略,呼应习近平总书记访匈教育合作共识,深化中国-中东欧农业科技与人文交流,为学生投身“农业强国”建设,践行高校的责任与担当。
以脚步丈量世界,以知识耕耘未来。“荷”风拂面,带回的是智慧的火花;“匈”韵绕梁,激荡的是青春的志向。此次太阳成集团tyc33455荷兰-匈牙利国际研学之旅的圆满落幕,不仅是学子们履历上的精彩一笔,更是学院矢志培养“世界眼光、中国情怀、农科品质”高素质人才的坚实见证。未来,学院将继续依托学校国际化项目支持,拓展优质国际合作网络,输送更多园艺学子奔赴世界舞台,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广阔天地里,书写属于中国新一代农科人、园艺人的时代华章!
供图、供稿:农大学子暑期荷兰-匈牙利研学项目团队
编辑:古吉州、蒋晓彤
审核:付国强